《怎么办?》读书笔记

2025-06-25

简介

《怎么办?》是俄国作家尼古拉・加夫里洛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在 19 世纪创作的重要作品。

作者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是俄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革命民主主义者。他深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是 19 世纪俄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先驱。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始终紧密围绕社会现实,《怎么办?》正是他在流放期间(1862—1883 年被沙皇政府囚禁)以笔为武器的抗争之作。

创作背景

19 世纪中期的俄国,农奴制危机深重,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社会矛盾尖锐。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虚假的 “解放” 并未解决根本问题,进步知识分子迫切需要寻找社会出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狱中以惊人的毅力创作此书,借文学形式传播革命思想,回应时代诉求。

阅读契机

当地时间10月23日上午,俄罗斯喀山会展中心,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再次谈到动荡世界中的抉择。如何抉择,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到了一本书。
习近平多次提及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他数次对该部小说予以高度评价,是他有着特殊情感的一部俄罗斯长篇小说。

摘抄

您叫我空想家,您问我对生活到底有些什么愿望。我不愿管辖人,也不愿受人摆布,不愿欺骗,也不愿假冒,我不愿迁就别人的意见去追求别人向我推荐的东西,如果我自己不需要它的话。我看不惯钱财,我自己并不需要它,那么我为什么要寻求它呢?难道只因为别人认为它能使任何人快活,所以也必定能使我快活吗?我没有涉足上流社会,没有尝过荣华的滋味,我也并不爱慕荣华,那么我为什么要不顾牺牲去谋取尊荣的地位呢?难道只因别人以为它能使人快活吗?我不会为了我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而牺牲什么,不但不牺牲自己,连小小的一时的爱好也不肯牺牲。我愿独立自主和找自己的意思过生活,凡是我自己需要的,我乐意去争取,我不需要的,就绝不希求。我将来需要些什么,我不知道。您说:我年轻,没有经验,有朝一日我会变的。好吧,变就变吧,可是现在,凡是我不想要的,我一概不希求,不希求!您问我现在有些什么愿望?这个我真不知道。我是否愿意爱一个男子?我不知道。比方说,昨天早晨我起床的时候,我就不知道我会爱上您。在爱上您以前的几个钟头,我还不知道我会爱您,也不知道我爱您的时候有怎样的感觉。同样,现在我不知道,如果我爱上一个男子,我会有什么感觉,我只知道我不愿屈从任何人,我愿自由,而不愿对任何人负有义务,我要使得任何人都不敢对我说,你有义务为我做什么什么!我只愿意做我所愿做的事,让别人也饿这样做吧。我不愿向任何人要求什么,我不愿限制任何人的自由,我自己也愿意自由。